上海建信资本投资组合企业最新动态Vol.01,2022

发表时间:2022-05-23 10:54


上海建信资本持续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投资,聚焦于重大疾病和重大临床需求,深度关注生命健康。一起关注上海建信资本投资组合企业最新动态。


◆ ◆ ◆ ◆

华辉安健自主研发的抗肿瘤新药HH-101注射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2022年2月22日,华辉安健(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靶向免疫检查点TIGIT抗体新药HH-101注射液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并于近日完成中国首例受试者给药。

HH-101在临床前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本次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HH-101注射液单药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疗效。

该项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指出:“华辉安健自主研发的HH-101具有增强的Fc效应功能。与普通TIGIT抗体相比,可以更高效地清除Treg细胞;相对目前其他在研产品,存在一定潜在优势。我们期待HH-101在临床研究中能够获得成功,为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新的选择。”

公司CEO陈彬博士表示:“HH-101是华辉安健首个获批临床的抗肿瘤药物。这是公司发展中又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我们在乙肝和新冠等感染性疾病以外的管线拓展和临床开发能力得到认可。我们将继续植根科学,以高质量的临床数据为基础,不断加快研究进度,期待我们的原创新药可以早日惠及患者。”

关于华辉安健

华辉安健于2015年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成立。创始人李文辉博士2020年荣获全球乙肝领域最高奖“巴鲁克·布隆伯格奖”。公司聚焦病毒感染及肝病领域,拥有国际顶尖水准的科学指导及研发团队、先进的技术平台以及高度创新的多元化产品管线。公司秉承“创新,求实,合作,共赢”理念,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临床价值为研发导向。


伟德杰生物宣布VDJ-001用于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的国内IIa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2022年5月9日,北京伟德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德杰生物)宣布其在研产品重组人源化抗白介素-6受体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研发代号:VDJ-001)用于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diopathic 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 iMCD)的IIa期临床研究已于今日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这是一项单臂、多中心IIa期临床研究,由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李剑教授牵头,旨在评价VDJ-001在iMCD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有效性。目前,该项临床研究正在积极推进之中,期待后续的研究结果能为iMCD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于伟德杰生物

伟德杰生物拥有独有的、国际领先的、模拟人体抗体成熟机理的抗体亲和力提高平台。伟德杰生物是一家以自身免疫病为切入点的创新型抗体/蛋白药研发企业,是国家以及北京市科委重大新药创制责任单位,是北京市科委的医药健康重点创新研发支持企业,2022年伟德杰生物被授予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重点开发拥有国际知识产权的、潜在“Best-in-class”自身免疫疾病抗体/蛋白药物。公司所有在研产品均属于国家1类新药。迄今为止,VDJ-001项目已进入Ⅱ期临床研究,VDJ-002项目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已经入组完毕,VDJ-006项目也已获得CDE的正式受理,VD-J010项目即将提交IND申报。公司尚有多个项目处在不同研发阶段,这些丰富的在研管线为自免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药物选择,其中三个先导产品具备同类最佳的潜质,后续多个产品具备全球创新性。


维立志博于AACR 2022年会期间公布TNFR2单抗LBL-019临床前研究数据

2022年4月12日消息,公司于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 )年会期间,通过在线电子壁报(E-Poster)的形式公布LBL-019临床前研究数据。

研究摘要信息如下:

题 目:LBL-019, a novel anti-TNFR2 antibody, shows a potent anti-tumor efficacy in a mouse MC38 model

展 示 形 式:E-Poster Session

分会场标题:Preclinical Immunotherapy

Poster 编码:5523

E-Poster下载链接:

图片

关于LBL-019:

LBL-019为维立志博自主研发并拥有知识产权的靶向TNFR2(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2)单克隆抗体,LBL-019能够特异性与TNFR2结合、阻断TNFR2与TNFα结合,通过免疫调节作用增强免疫细胞活性达到抗肿瘤的作用。非临床数据显示LBL-019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及安全性。
LBL-019注射液于2021年12月10日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默认许可开展临床试验并于同年12月20日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临床试验许可。目前LBL-019注射液正在中国开展Ⅰ期临床试验。

关于维立志博

南京维立志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由资深留美抗体药物研发团队在南京创立。2014年以来致力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肿瘤和其他重大疾病的抗体新药研发,聚焦尚未满足的医药需求,特别是肿瘤免疫治疗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公司在单靶点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上,已经拥有十多个新型肿瘤免疫治疗抗体项目组成的丰富研发管线。公司将不断拓展创新,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可及、可负担的新药,满足尚未满足的医药需求。


阅尔基因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重要研究成果:将核酸绝对定量用于同一样本拷贝数变异和突变检测的新技术——QASeq

2022年4月7日,阅尔基因公告其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展示了一项可精确测定拷贝数变化(CNV)的新技术——QASeq。与被认为“金标准”的数字PCR技术相比,QASeq在单个位点的检测上表现出了更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可以从有限的FFPE组织样本和cfDNA 中检测到低至5%杂合单拷贝扩增或缺失的 CNV,以及低至0.1% 变异等位基因频率 (VAF) 的突变,并且这种精确定量可以同时靶向上百个位点甚至更多。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来自癌症患者血浆cfDNA的动态监测样本,证明了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1]。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RNA表达谱的靶向检测。

图片

“通过构建一个高精度的多基因拷贝数变异检测panel,QASeq有望进一步提高临床端分析CNV时可达到的灵敏度,”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戴鹏表示。“我们与MD Anderson研究所的Ueno、Reuben和Barcenas等人合作,利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样本证明了QASeq的独特能力” 。文章展示了双方的合作成果,其中包括使用乳腺癌患者cfDNA样本进行的研究,结果显示,QASeq在所有复发患者中都检测到了相关的CNV或者点突变。

“跟其他癌症DNA标志物,比如点突变、融合相比,CNV的检测很难做到比较高的精度,”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阅尔基因美国创新中心负责人David Zhang表示。“QASeq兼具高灵敏度的拷贝数变异和突变检测能力,可以为阅尔基因的生物制药合作伙伴提供更强大的患者分层工具。未来,这些panel可以成为新药的伴随诊断产品。”

阅尔基因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再次发表重磅研究:算法辅助的超多重PCR引物设计实现超低的引物二聚体水平并降低测序成本

2022年4月18日,阅尔基因公告其与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再次发表重磅研究介绍了一种多重PCR引物设计的核心算法SADDLE,在大型扩增子法测序panel中首次实现了超低的引物二聚体水平。SADDLE在提高中靶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测序成本,进一步扩展了相关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范围。

图片

“NGS panel中引物二聚体的形成会降低mapping率,既增加成本也降低了测序灵敏度,”文章第一作者Nina G. Xie表示。“通过算法设计出低引物二聚体的超多重PCR引物组,SADDLE解决了扩增子测序文库制备方法的关键瓶颈之一,并且简化了靶向测序panel的实验流程。”靶向测序或者qPCR方法都被广泛用于检测疾病相关的DNA突变,前者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但成本高、周期长,qPCR相比而言更简便快速,但能提供的DNA标志物信息却很有限(通常小于6个)。SADDLE的出现可以大大提升这两个平台的能力。

“借助SADDLE,我们设计并验证了一个引物二聚体比例显著下降的靶向测序panel,” 该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提到。“此外,我们也设计了单管的多重qPCR方案,可以同时检测56个不同的基因融合,并且通过了临床样本验证。”

“我们认为qPCR和靶向测序panel对于精准医疗是同等重要的工具,” 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阅尔基因美国创新中心负责人David Zhang表示。“前者提供了一种经济快速的检测手段,后者可以给出全面的基因组信息进而辅助治疗。阅尔基因致力于相关技术的开发与转化以推动分子诊断方法的发展,造福人类健康。”

关于阅尔基因

阅尔基因长期专注于核酸分子杂交底,层技术原理的研究,在分子检测领域发表了众多硬核研究成果。早在2012年,阅尔基因团队即提出了一个分析核酸杂交特异性的理论框架,相关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Nature Chemistry上。2015年同刊发表的新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杂交过程的动力学反应模型来预测最佳热力学参数,同时证明这种动力学模拟对实现高特异性是必要的。2017年再次报告了一种加权邻近表决(weighted neighbour voting, WNV)预测算法,可以基于序列信息精确计算核酸杂交反应的速率常数,助力复杂多重体系的DNA探针设计。去年,团队克服了多重PCR的诸多难点,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公布了独创的mBDA技术,将超低频变异检测扩展到多重panel。


和誉医药三项研究成果精彩亮相2022 AACR年会

2022年4月15日,和誉医药宣布,公司在近日结束的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公布了三项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包括口服PD-L1小分子抑制剂ABSK043、新一代EGFR 广谱突变抑制剂ABSK111以及CSF-1R抑制剂ABSK021的最新临床前和转化医学研究进展。

和誉医药在本届AACR年会上展示了以下壁报:

图片

和誉医药日前发布2021年年报

和誉-B(2256.HK)于2022年3月18日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并于2022年4月27日发布2021年年报,和誉医药2021年度在管线、业务开发和筹资活动等多个领域均取得重要进展。截至2021年年底,其现金和银行结余达约4亿美元(25亿人民币),整体财务状况稳健。

关于和誉医药

上海和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16年4月,为和誉开曼有限责任公司(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2256.HK)之附属公司,也是一家立足中国,着眼全球的创新药研发公司。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拥有多年顶尖跨国药企的研发和管理经验,并参与了多个临床及上市新药的研发。和誉医药专注于肿瘤新药研发,以小分子肿瘤精准治疗和小分子肿瘤免疫治疗药物为核心,着眼病患及医药市场的需求,秉承国际新药开发的理念和标准,致力于开发新颖及高潜力药物靶点的潜在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创新药物,用于改善中国及全球病人的生活质量。自2016年成立以来,和誉医药已建立14款肿瘤精确疗法和肿瘤免疫治疗候选药物(包括6款临床阶段资产及8款临床前阶段资产)组成的综合管线。截至本新闻发布日期为止,我们已于全球四个国家及地区取得12项IND或临床试验批准。


上海谊众日前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

2022年4月18日,上海谊众(688091.SH)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34.2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利润约3074.45万元。业绩的显著提升得益于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进入商业化销售阶段。

关于上海谊众

上海谊众致力于创新药物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商业化为一体的高科技制药企业。公司拥有独特的纳米给药系统 DDS 研发平台,可针对临床应用的经典药物研发专属性药用辅料,通过纳米技术进行剂型创新,大幅提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赋予其新的价值和生命力。

公司的核心产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胶束”为公司自主研发的紫杉醇创新剂型,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第一批立项项目,国家药监局作为 2.2 类创新药,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批准上市的首个紫杉醇聚合物胶束。围绕该产品研发,拥有 3 项发明专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无偿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等多项荣誉。

◆ ◆ ◆ ◆

关于上海建信资本

上海建信资本成立十余年,立足上海辐射全球,在董事长方朝阳先生的引领下持续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创新投资,深度关注生命健康。上海建信资本投资聚焦于重大疾病和重大临床需求,目前已完成生物医药领域39家具有一流团队和技术实力的优秀企业的投资,助力其发展成为行业明星企业,其中8家企业登陆港交所、科创板等资本市场,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

上海建信资本汇聚资深职业投资人和科学技术顾问团队,在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丰富的创业、投资经验、行业洞察和产业资源,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投资机构。

上海建信资本品牌曾获得清科集团颁发的“创业投资机构100强”、“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20强”等荣誉称号。

投资组合

Jianxin Portfolio

图片


分享到:
客户服务热线
021-62967909